微信引发的移动“剿匪”、联通“和亲”和电信“宫斗”

如果易信失败,电信运营商阵营将只能承受微信毫无顾忌地压迫式进攻,不管移动的“剿匪”策略还是联通的“和亲”策略,都不可能阻挡这一趋势。

前两天走过一家小店,看到店门上贴着一则启事:“房东太欺人,老娘不干了;卖完回家开网店,老客户请留下微信”。寥寥数语,却鲜明地折射出当前信息经济的两大趋势:实体店关门开网店,商铺主哭了,阿里巴巴笑了;不留手机留微信,电信运营商哭了,腾讯笑了。

不知道之前有多少人想到过,有一天人们之间的联系,可以不再留电话、手机,而是留微信号。微信已经成为毫无争议的“国民应用”,如同中国移动高层在达沃斯论坛上所言:大家都说中国移动垄断,但在座各位的手机也可能是电信和联通的,可不管你们是哪家运营商的用户,你们的手机上一定都装着腾讯的微信。

中国移动认为真正居于市场垄断地位的是腾讯。可是今年上半年微信还是波诡云谲,一度陷入政策危机,而下半年云开雾散,一举赢得了用户欢迎、运营商合作以及政府支持。其中的变故不知有多少人思考过。

我一直怀疑腾讯深刻研究过韩国聊天软件Kakao Talk的案例,因为它应对危机的所有步骤,和Kakao 如出一辙。全球电信运营商都面临着OTT业务蚕食收入的困境,韩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SK坚决要求管制Kakao Talk,为此韩国通信委员会去年7月曾发布规定,允许电信运营商向OTT提供商收取费用,甚至可以”掐断”OTT语音流。但是Kakao找到韩国最小的运营商LG Uplus结盟,LG Uplus为抢夺用户,宣布支持使用Kakao Talk。与此同时,韩国舆论呼吁政府应该扶持而不是打击正在走向国际市场的Kakao Talk。在舆论压力下,韩国政府部门转变了对OTT业务的管制态度。

这一幕熟悉吗?中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移动要求谈判微信问题,腾讯随即和国内最小的运营商联通达成了合作,分化了运营商阵营。同时,腾讯开始大力宣传微信在国外的市场影响,一批业内人士表态微信是中国最有希望走向国际市场的互联网业务,政府部门不能自毁长城。很快,“微信收费”讨论风波平息。

腾讯几乎照搬了Kakao的策略,民意诉求、瓦解对手、国家利益三箭齐发,从而成功地扭转危机、奠定大局。接下来的问题是,电信运营商该怎么办?

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对腾讯分别选择了三种策略。中国移动是“剿”,希望采取政策或经济手段,对微信有所约束;中国联通是“和”,站出来和腾讯达成合作,一起推广微信沃卡;中国电信是“斗”,联手网易推出易信,意图打破微信一统天下的格局。

中国移动的“剿匪”策略,上得不到政府支持,下过不了民众这一关, 事实证明已经行不通。中国联通的“和亲”策略 ,貌似双赢最受肯定,但其实毫无根基,腾讯和联通结盟,只是为了树立“和为贵”的样板,反抽移动一记耳光;等到微信安然渡过政策危机,双方在是否延续合作以及合作模式上,联通不会有任何话语权。而中国电信的“宫斗”策略,才是一个真正有可能平衡电信运营商和OTT运营商关系的棋子,只是这一点很多人都意识不到。

为什么电信运营商总被OTT运营商搞得狼狈不堪?因为他们一直在挨打,从来不还手。电信业务和OTT业务的商业模式迥然不同,电信业务盈利的地方OTT业务都可以免费:电信企业短信收费,微信免费;电信企业通话收费,微信免费……总是一方进攻,一方防守,要知道如果只准挨打不许还手,泰森都可能被芙蓉姐姐抓出一脸指痕。

回过头看易信,它不仅是中国电信参与互联网业务的一次尝试,更可被视为代表电信运营商对OTT运营商的一次反击尝试。微信意图赢利的会员增值服务、虚拟服务等等,易信反过来免费:微信表情收费,易信免费;微信群人数扩充收费,易信免费……这里隐含着一种战略思维的雏形:过去我收费的你都免费,今后你收费的我也可以免费;单向的你攻我守从此变成双向的互相进攻。如果易信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,电信运营商和OTT运营商有可能在商业模式上互相忌惮、互留余地、互相依存、互相制衡;但如果易信失败,电信运营商将只能承受微信毫无顾忌地压迫式进攻,不管移动的“剿匪”策略还是联通的“和亲”策略,都不可能阻挡这一趋势。QQ新闻

中国电信和网易联合发布易信时,一批互联网企业前往捧场,我跟人说很期待中国移动、中国联通也能到场致贺,对方说这怎么可能。其实我想说的是,易信不仅仅是中国电信的互联网业务,更是电信运营商阵营扼制微信过度侵袭的一道护城河。只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恶斗这些年,那杀红了的双眼未必能穿透宿怨看清这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