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和他的微信

微信这个“怪兽”横空出世不过两年,但如今全球用户己达3亿。和腾讯的大多数产品一样,微信也并非腾讯首发,而将微信打造出来的就是腾讯副总裁张小龙。

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和他的微信

1、征战软件行业十五年

张小龙1994年华中科技大学硕士毕业,本科也是同一学校。foxmail是他开发的第一款优秀的国产电子邮件客户端软件,2000年他把软件卖给博大公司,并任副总。2005年,公司被腾讯收购,张小龙加盟腾讯,任广州研发部总经理,全面负责带领QQ邮箱团队。

五年后,张小龙开始上演微信传奇。

2010年10月,他给马化腾建议启动手机通讯类项目,马化腾肯定并直接定下名字“微信”。

从此,“怪兽”横空出世。如今用户已达3亿,高盛预测年底达4亿至5亿。

张小龙不只是传说,十五年前征战软件行业,他就是排在前十名的中国顶尖程序员。他可以独立写代码,一个人完成了foxmail的头三个版本,由于foxmail受到“严重”欢迎,他只好把语言包之类的业务外放,让各种忠实粉丝翻译为十几种语言。

张小龙经历了从程序员、管理者、客户端产品经理、web产品经理的飞跃。但这种过程来之不易,foxmail从客户端变为web产品一直不顺利,三年后,他完成了一次蜕变。

2、“黑暗中的矿工”注定不平凡

QQmail是成功了,张小龙却仍感到遗憾,尽管它在产品体验上细致入微,但就众多的网民而言,教会他们用@符号都需要若干年。

此时此刻,张小龙把目标转向了web社交类产品,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的艰难历程,阅读空间又取得成功。

接着又有了QQ邮箱广播、QQ邮箱漂流瓶。漂流瓶大获成功,孤独的网民,乐此不疲执着坚定地把每天三次的瓶子写完,又不厌其烦地去打捞。

第三次转变又悄然到来。

他们把手开始伸向移动互联网,张小龙的团队已开始学习手机客户端的编程——微信的打造开始了。

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开始,但谁也没想到有如此的不平凡。

新的手机团队快马加鞭,I0S、安卓、塞班一起上,在广州寂静的夜晚,他们通宵达旦地开发。时而三五成群讨论,时而开个玩笑,时而做做俯卧撑,提振精神,他们被称为“黑暗中的矿工”。

终于,微信横空出世。

在8个月里它纵横驰骋横扫巿场,比较专业的玩家这样评价:比它炫的没它简单,比它简单没它快,哪怕在GPRS下,微信把进度条轻易推到底。接着,微信开始布下LBS、视频通话,开发了“摇一摇”功能,从此满城尽是卡嚓声。

这次转变,张小龙仅用了八个月。

3、不满足现状不断精益求精

“你说我是错的,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。”

张小龙团队再次踏上征程。

2011年下半年,TaIkbox放出TXT和图片输入功能,而微信开始提供自定义背景头像、二维码名片,开始试验时尚感对产品流行度的影响。

2012年7月24日下午2.20-23.30,在《腾讯大讲堂》上,张小龙作了一个长达8小时的《微信背后的产品观》演讲,这可能是张小龙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做公开讲演,把他15年来关于产品的所有经验和心得一次性全部公开。

8个月的日子,在人类的历史是一瞬间,对于张小龙团队是一种煎熬,一开始无人看好,更有人指责抄袭kik和TaIkbox。然而,一切都扭转过来了。在微信3 .0的开机页面上,显示的是迈克尔·杰克逊的图片,边上写着一句话“你说我是错的,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”,谨以此版本纪念迈克尔·杰克逊,感谢他的音乐陪伴我们产品开发之旅。”这样的表白,既是包涵痛苦的煎熬,又有成功者的喜悅,实在来之不易。

4、这个沉默的人带点文艺气质

他喜欢网球,每周会打上一次;他喜欢音乐,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具有文艺气质的产品经理;他会因为喜欢《蓝莲花》的歌词,一定要向许巍买下版权,挂在邮箱入口。

张小龙沉默得像迷,他的烟瘾很大,是晚上广州最大的kent( 健牌)的消费者。

如果你要下载APP应用尝鲜,你也许会碰到一个沉默不语的人,没有头像,也许就是他。

张小龙团队创造的微信的历程,是以人为本的历程,是创新的历程,今天的微信已经不再是单纯通信服务,而是一种生活方式。

张小龙已经从超级开发者变成一个超级产品经理人——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人和创新者之一。

业内知道张小龙,是因为他的Foxmail,这才是张小龙的第一次成名。这款从1996年推出的邮件客户端软件,到2000年的4年间,便已吸引200万用户。这个让大多数人能够放弃微软系统自带的Outlook邮箱的软件,也被当时美国最知名的科技网站ZDnet评为5星软件。

2000年,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咖啡馆内,张小龙给媒体记者李学凌的第一印象是:没有想象中的自信与骄傲,总有一股淡淡如水般的平静。然而,在这次谈话中,张小龙告诉李学凌,他想把Foxmail卖给朋友,然后自己独自去美国。

彼时张小龙,有些灰心。而2000年,也是互联网泡沫开始的头一年。在Foxmail 2.0版本后,张小龙已很少更新,每晚看着用户发送来的鼓励邮件,手不离键。

险些投靠雷军

事实上,早在1998年,金山软件总经理雷军便已看上了Foxmail,他当时也有了收购的念想。

1998年9月的一天,找出Foxmail登录秘密BUG的雷军,照着Foxmail软件留下的邮件地址,给张小龙发了一封信。张小龙也很快回复,并在邮件中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。

雷军首先在电话中把自己发现的BUG告诉了张小龙。张小龙在电话那头回应:“一大堆人反映秘密有问题,我也没搞清楚问题在哪里,谢谢你。”科技博客作者阳淼,在十多年后发现微信的一些问题并找到张小龙时,阳淼说,张小龙也是带着上述这种平实和谦和的口吻。

在电话中,雷军得知张小龙在广州一家系统集成公司上班。雷军开始单刀直入,能不能(把Foxmail)卖给金山?张小龙回应:15万。这次电话交谈就差不多收尾了。

雷军回忆称,15万是当时电话里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价格,本来打算邀请张小龙去珠海金山商谈具体细节,但由于自己要忙着联想注资金山的事儿,派去和张小龙洽谈的研发人员又觉得,这么个软件,金山用1-2个月也能做出来。于是,这事就没影了。

2005年3月,腾讯收购Foxmail。腾讯为什么要收购Foxmail?当时,Foxmail的团队包括张小龙在内,只有20余人,用户不到500万。

马化腾当时对媒体表示,腾讯看重的是Foxmail的技术和客户。当时,国内互联网用户刚刚超过1亿,未来三四年内,互联网用户会有成倍增长。马化腾认为,这段时间,是腾讯争取客户的关键时间。而在Foxmail的500万用户中,有300万用户是腾讯此前所没有覆盖到的。

而腾讯收购后,张小龙的Foxmail团队一直偏居广州,成为腾讯的广州研发部,其主要产品,也一直围绕腾讯的邮箱业务。在收购整整一年后,其产品才和腾讯有所整合,在腾讯的企业版TM客户端上,率先有入口的展现。

此后几年,张小龙和他的团队,一直在完成从客户端向Web端转变。其中,也试图将邮箱从Web端的工具性向社交性去进行探索。产品包括阅读空间、漂流瓶等。

“特区”那些事

2011年1月,张小龙的广研团队研发的微信上线了,这个产品也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光环。

事实上,微信的成功,有其必然,也有其偶然。腾讯投资部负责人彭志坚曾对本报表示,在微信出来前,当时的腾讯内部,有3个部门在做类似微信的产品。

那么,问题是为什么张小龙能成?

这也是腾讯很多部门内部人士心中的疑问。由于张小龙团队和Foxmail并入腾讯的历史原因,偏隅广东的张小龙团队所在的腾讯广州研发中心,被视为是马化腾在腾讯内部计划的一块“特区”。

这块“特区”在相当长的时间内,不需要像腾讯其他部门那样,承担杂七杂八的内务,而这种原因,也使得张小龙的广州研发中心得以在腾讯的巨型体制下,自由生长。这种“特区”性,也颇为腾讯其他部门所羡慕。

张小龙的个性也适合在腾讯“特区”里闯,而这股劲儿在马化腾看来也符合当下移动互联网的性格和作风。与张小龙有过多次接触的人说,他是一个有“范儿”的人。这种“范儿”,并不是指把脾气写在脸上,而是骨子里遵从于内心的坚持,以及脱俗淡然的心态。

温烈、低调,是张小龙的性格标签。5G咨询合伙人洪波说,张小龙是“低调到无以复加”的家伙。而“无以复加”,已经是一个到古怪的程度。此外,躲在温和背后的张小龙,也有着刚烈的执着。

在大公司体制下,“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”的人越来越多,但张小龙还能遵从于心。一些其他部门的BD需求找到他,张小龙敢于驳回,但其他高管就不一定能跟随心做到。

另有一名国内顶级的营销大佬说,微信目前拒绝和所有营销公司和广告公司合作,因为在张小龙看来,微信还是一个强关系的解决人际沟通的产品,这种产品最大的要求就是不骚扰用户。

那么,接下来微信如何“变大”?这是业内都很关心的问题。在产品幼小、成长阶段,无疑,张小龙是回答这一问题的不二人选,但任何一个产品,在发展到关乎集团核心战略级别时,都会交给更高的决策层。

整理:我爱上QQ

来源:光明网


评论

《 “腾讯副总裁张小龙和他的微信” 》 有 2 条评论

  1. 总是要经过时间的历练造就了奇迹。